![]() |
《Double Shock》,一九七三年首播,第二季第八回,也是本季最後一回。這集在講一個有錢的叔叔被姪兒謀殺的故事。可倫坡一樣是早早就鎖定了兇手,問題是,這回兇手有個雙胞胎兄弟,兩個人都有動機,而且彼此厭惡,競相提供警察對方可能犯罪的資料。所以在這一集裡,他的工作就是找出是誰幹的。(原文發表20060418、20210527補記)
![]() |
《Double Shock》,一九七三年首播,第二季第八回,也是本季最後一回。這集在講一個有錢的叔叔被姪兒謀殺的故事。可倫坡一樣是早早就鎖定了兇手,問題是,這回兇手有個雙胞胎兄弟,兩個人都有動機,而且彼此厭惡,競相提供警察對方可能犯罪的資料。所以在這一集裡,他的工作就是找出是誰幹的。(原文發表20060418、20210527補記)
《Forgotten Lady》,一九七五年播出的第五季第一集。故事是在描述一位過氣音樂劇女演員,為了得到新電影的財務支持,而謀畫殺害親夫,繼承遺產的故事。這一集的特別演員是珍妮.李(Janet Leigh, 1927–2004),就是大名鼎鼎電影《驚魂記》(Psycho, 1960)裡的洗澡尖叫小妞。
《Negative Reaction》,一九七四年播出的第四季第二集。一位職業攝影師要殺妻的故事,妻子太強勢,攝影師有外遇,佈一個局讓一個有案底的人當成替死鬼被警察抓。
《Fade in to Murder》,一九七六年播出的第六季第一集,本季只有三集。故事是講一位在電視劇中扮演神探的演員,這回扮起了兇手真的行兇了。這種類型的兇手很難搞定,一來是兇手演員,所以演技很好,不會輕易露出破綻;二來因為老演神探,所以對於刑案調查方式相當有了解。
![]() |
《Make Me A Perfect Murder》,一九七八年播出的第七季第三集。故事是在描述一個心理上感覺遭受男友(也是上司)的背叛,而動手殺人的故事。男友被總公司晉升到紐約,不但不給女朋友跟去,因晉升而空下來的職位,也不打算給女友接掌,於是就埋下殺機。
《A Stitch in Crime》,一九七三年首播,第二季第六集。本集故事在講一個技藝高超的外科醫師利用專業知識殺人的故事。
《Dagger of the Mind》,第二季第四集,1972年首播,這集故事與前面的都不同,因為可倫坡出差到倫敦啦!美其名是到蘇格蘭場學習英國的辦案技巧,不過劇裡要嘛是辦案,要嘛就是在觀光。不過本劇也不全是在英國拍攝,有些網站的資料指出,除了特定景點的鏡頭之外,這部戲其他部分是在加州拍的。
![]() |
![]() |
![]() |
《Blueprint for Murder》,一九七二年首播,為第一季第七集(也是本季最終回)。本集大致是描述一個地產大亨被手下工程師給幹掉的故事。看到目前為止,故事愈來愈流暢,可倫坡的外型與習性也愈見明顯。在本集中,主角Peter Falk那種無意間散發的喜感也表露無遺。
![]() |
![]() |
![]() |
![]() |
![]() |
《Murder by the Book》,1971年的電視劇,是第一季第一集,卻不是可倫坡系列第一集,因為在1968年與1971年各有一集的 Pilot Play,所以《Murder by the Book》實際上是第三集。本集想當然爾是由Peter Falk 飾演可倫坡一角,看慣台灣播出過幾部的影集,回看他年輕時演的戲還真有點不習慣,一來當時主角只有44歲,和記憶裡的逗趣老頭感覺不太合拍;二來年輕 的Peter Falk 看起來還挺老實的,和他有點年紀以後,或是和田村正和相比,都比較不那麼有老奸巨猾貌。(瞧下圖!多年輕啊!)
《Ransom for a Dead Man》,1971 年上映,是可倫坡系列的第二部pilot play,與前一部pilot play《Prescription: Murder》上映隔了足足有三年。片長120分鐘,跟一部電影一樣長了,這集的仍延續前一集的模式(當然也持續到以後),他老是忘了帶筆,披著大外套,與前一集不同的是,他的髮型不像前一集一樣油亮整齊,已有邋遢偵探的樣子了。不過招牌老爺車還是沒出現,要到同年正式播出的第一季第一集才會出現。
![]() |
《Prescription: Murder》(或譯《殺人處方籤》)是1968年時的電視劇,也是Peter Falk第一次飾演可倫坡一角,當時相當的年輕哪!頭髮也很整齊,中規中矩的樣子。戲裡多半穿著西裝,而把招牌大外套拿在手上,本集出場時就是這個裝扮。
故事大致是一個高薪的心理醫生,為了和年輕女友在一起而決定共謀殺妻的故事。關於兇手製造不在場證明的手法,在現今的時空下應該已無法做到,假想身處那個時空,兇手的手法說實在挺精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