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盲點〉.jpg篇名:Quicker Than the Eye
作者: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收錄於:1990年一月號《推理》月刊雜誌第63期
原著發表:1974年5月EQMM


心得:

  〈盲點〉是台灣《推理》月刊雜誌上所刊登的艾西莫夫短篇推理作品,原作早在1974年5月發表於艾勒里.昆恩推理雜誌(Ellery Queen's Mystery Magazine, EQMM),是「黑鰥夫俱樂部」(Black Widowers)探案的作品之一。

  「黑鰥夫俱樂部」的成員有六,大家聚會時輪流擔任主持人,並帶一位朋友以及謎團前來,在大家發表意見後,通常由侍者亨利(Henry Jackson)當起安樂椅神探提供解答。

  本篇〈盲點〉的情節相當簡單,就是一名遭到嚴密監視的史密斯先生,如何在進入餐廳、獨自用餐、離開餐廳、上計程車這段期間,將一件機密的重要物品傳遞出去。

  這等於是某種腦力激盪的小說版。作者先是設計一個類似諜報活動的背景,讓主題專注在「如何在嚴密監視下傳遞秘密訊息」;再用黑鰥夫俱樂部的成員當偵探團角色,逐一提出可能性,然後一一被否決。

  而這些可能性就是我們一般人會想到的,如跟計程車司機串通、跟同桌人吃飯傳遞、剩菜太多藏在裡面給廚房同夥收走等等。當所有可能性都被堵死以後,侍者亨利最後再淡淡地指出真相。

  這個真相就是本篇篇名〈盲點〉的「盲點」,在看似毫無空檔的狀況下,如何機密傳遞出去。但本篇一如譯者的解說,有讀者會以為在解謎處有「東西方文化有差異」,讀者可能比較沒有參與感就是了。

  作者在前言也說了,他喜歡「尋找隱藏物品」的故事,並舉出愛倫坡〈失竊的信〉為例子。而柯南.道爾也有〈波希米亞的醜聞〉藏照片的福爾摩斯探案。你還想得到幾個呢?

1974年〈盲點〉.jpg[ 相關連結 ]偵探:侍者亨利
1957年〈孤身一人在火星港〉
1956年〈消失的夜〉
1956年〈一個名字算什麼?〉
1955年〈月球謀殺案〉

[ 歡迎讚賞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呂仁 的頭像
    呂仁

    呂仁茶社話推理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