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豔陽下的謀殺案》1書名:Evil Under the Sun
書系:遠景 克莉絲蒂探案系列 20
書系:遠流 克莉絲蒂推理全集 16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成書年代:1941年

心得:

  如果讓我挑克莉絲蒂的白羅傑作,除開石破天驚的《羅傑.艾克洛命案》與《東方快車謀殺案》之外,我想我一定會選入《豔陽下的謀殺案》這部作品,實在是太精彩了,所有線索都有合理的運用,任何狀況都有合理解釋,實在傑作。

  故事發生在一座島上,這座島叫做走私者之島,島上有座歡樂羅傑飯店,白羅正巧來這裡渡假,然後想當然爾,碰上了謀殺案。夫妻這檔事就是這麼有趣,沒伴的想盡辦法要湊作伙,有伴的拼命往外頭看。就在這種狀況下,有位關不住滿園春色的太太,就死在這座風光明媚的島上了。

  先來看看這座島嶼的設定:「因此他選擇了這個常有海鷗光顧的迎風小海角,來營造屬於自己的天地。每次漲潮時,海角就與陸地隔開來。」(頁3)究竟有沒有這種島嶼呢?答案是有的,就是位於英國Plymouth的Burgh Island,這個島是克莉絲蒂筆下《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與《豔陽下的謀殺案》的設定島嶼,如書中所述,它在漲潮時是一個島,在退潮時是一個陸連島,用中文說明起來又臭又長,用英文就是part-time island。我有幸在2005年去過這個島,有興趣的朋友請點〈2005冬:克莉絲蒂尋訪記〉一文。

  這個案子與短篇〈羅德斯三角〉(Triangle at Rhodes, 1936)有著極度的雷同,兩作中白羅都對某位角色提出警告,但是都沒有獲得正面回應,所以悲劇還是鐵定發生。作者在這本書中為這位成年人死神寫了內心戲:「白羅從未因為謀殺案果真發生而感到自責,那種事,在他看來,是無可躲避的。」(頁45)這樣看來白羅心理建設很不錯,但他明明在某些案件裡就會扼腕自責。話說回來,他也覺得就算此時制止了,難保哪天不會再度發生,他總不能成天跟在謀殺嫌疑犯的屁股後面跑,而且他也在其他案件中老實說過「抓一個殺人犯,遠比制止一起謀殺案更容易些。」(〈克里特島神牛〉頁209,The Cretan Bull, 1939)

  以下抄書。白羅愛火車,不愛船,多次傳達不愛搭船的想法,本作中也是,他說:「大船小船我都無法忍受!波濤洶湧的大海太折磨人了。」(頁11)白羅再度被認為是理髮師「還有那個留著一撮小鬍子的外國人--那撮鬍子真是太可笑了!我敢打賭他是個理髮師之類的人。」(頁52)。福爾摩斯兩度登場:「又要演出一場『福爾摩斯大鬥地方警察』嗎?」(頁209)「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之風格吧!」(頁242)這兩句都是書中其他角色說的。

  大衛.蘇謝(David Suchet)版的電視劇,2001年播出,第八季第一集。這一集最棒的地方就是真的跑到Burgh Island去拍攝了,連島上用來當成交通往返的高底盤接駁車,可以涉過海水往返兩岸的,也如實拍了出來,真是很有欣賞旅遊節目的味道。原作中沒有海斯汀與傑派探長,在改編中都跑出來了。然而我要說個小缺點,就是我覺得這部改編對於人物刻畫的效果不好,要知道,克莉絲蒂的作品是那種你一讀,就可以讓讀者馬上把劇中人連結到某種樣板人物的狀況,像是講水性楊花就想到潘金蓮、講擁嬌妻的懦弱丈夫就想到武大郎。而這個改編我看完以後,對於這位善於運用女性魅力的死者、甩開小妻子追人妻的精蟲衝腦丈夫、被丈夫拋一旁的小妻子等應該是鮮明立體的角色,一點印象都沒有。

  對照起來,1982年的電影版本就精彩得多,雖然這部電影不是真的跑到Burgh Island拍,但由彼得.尤斯提諾夫(Peter Ustinov, 1921-2004)領銜主演的白羅電影,加上瑪姬.史密斯(Maggie Smith, 1934- )飾演歡樂羅傑旅館老闆、風情萬種的龐得女郎黛安娜.瑞格(Diana Rigg, 1938- )飾演死者阿倫娜(雖然當年已經44歲,略顯疲態),真的比大衛.蘇謝版好看很多,雖然劇中有些裝扮目前看來略顯過時(如女性服裝有高聳墊肩),但身體外型是騙不了人的,尤其是黛安娜.瑞格那雙長腿,根本完勝電視劇版。諸位讀者若有機會,請一定要看看電影版啊!

1941年《豔陽下的謀殺案》  
  這個故事也有推出電腦遊戲(2007年),後推出Wii版本(2008年),我買了前者卻從未玩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試試。

1941年《豔陽下的謀殺案》3  
[ 相關連結 ]偵探:白羅

購書:《豔陽下的謀殺案》
IMDb:Agatha Christie's Poirot 8-1:Evil Under the Sun
1982年《豔陽下的謀殺案》電影版卡司陣容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