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雪中第六感》《情繫冰雪》 書名:Frø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
書系:商周 獨小說
書系:輕舟
作者:彼得.霍格 Peter Høeg
成書年代:1992年

心得:

  丹麥作家彼得.霍格在台灣有三本譯作,分別為《情繫冰雪》、《情困伊甸園》與《危險的靜默》。知道這位作家,源自於「衛報必讀小說1000選」的榜單,衛報在「犯罪」這一類中選了他的一本書《Frø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也就是他在台灣最早被引進的作品《情繫冰雪》,於1998年由輕舟出版,今年則由商周重新取得版權,以《雪中第六感》之名出版。

  我老說讀推理小說長知識,一來可能是自己眼界太貧乏;二來則是真的有許多作家寓知識於小說中,如寫醫事推理的海堂尊、或是物理推理的東野圭吾、珍品書推理的約翰.鄧寧,這些小說的知識多半與案件相關、或直接與詭計有關連,所以非得有相關知識的偵探不可。有些推理小說則光是故事背景就讓我覺得上了一課,深深覺得所知不足。

  《雪中第六感》就是其一。開始讀了之後,才知道主角來自格陵蘭,住在丹麥。我原先對格陵蘭的印象,就是它世界最大島嶼,比擁有其主權的丹麥大了五十倍,有看過丹麥抱怨格陵蘭花費太多稅收的新聞,如此而已。讀完書一查,才知道原來格陵蘭已於2008年公投後決定獨立,並在「2009年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引自維基百科)。

  或許我有那種「格陵蘭是丹麥的拖油瓶」的印象,所以當我從彼得.霍格的字裡行間發現格陵蘭人對丹麥有國族認同問題時,我非常驚訝(其實本來就有,只是我從沒想過,所以驚訝,典型狹隘島民心態),而且原來兩地生活型態南轅北轍,格陵蘭還在狩獵生活,丹麥是已開發國家,原來這是樁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啊,我心想。

  主角史蜜拉.賈斯伯森是格陵蘭人,她與一名小男孩熟識,這個有懼高症的小男孩,被官方判定死於意外墜樓,史蜜拉不信,所以她去探究小男孩的生平一切,她發現小男孩的父親在一次極地探勘的任務中身亡,她覺得小男孩的死因與其父的死亡有關。

  說實在的,主角史蜜拉的執念跟發瘋差不了多少,把小男孩的死與其父的死連在一起?更牽扯到了數十年來的三次極地探勘,其中的利益與殺機更是錯綜複雜。這些事件的關連性在我讀來是不夠有說服力的,可是作者偏偏在此之外加了許多支線與佐料,讓故事更為紮實有深度,讓我忽略這些沒有說服力的部份。

  簡而言之,彼得.霍格以一位格陵蘭女子的角度出發,追查一件看似普通的意外墜樓案,最終揭發了隱藏在數起冷血謀殺背後的真相。主線是純粹的緊張懸疑,支線卻是主角的國族認同意識、與富裕丹麥籍父親的疏離關係、與格陵蘭母親的狩獵生活記憶、與小男孩以賽亞的依附與牽絆、與性伴侶技工的信任與背叛,這些圍繞在史蜜拉身邊的種種光景,讓史蜜拉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活,讀者可以了解史蜜拉由何而來,在追查以賽亞的死因之後,將為何而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史迪格.拉森、賀寧.曼凱爾、荷瓦兒&法勒夫婦(皆為瑞典)等人的成功引進台灣,最近北歐作家的曝光頻率挺高的,聯經有蕾娜.萊道拉寧(芬蘭)、漫遊者有尤.奈斯博(挪威)、商務有麗莎.馬克倫德(瑞典)、奇幻基地有猶希.阿德勒.歐爾森(丹麥),現在商周接著重新推出彼得.霍格(丹麥),看來這股懸疑推理北歐風恐怕還會吹上好一陣了。

[ 利益揭露 ]
本書籍係由為商周出版社撰寫本書短文推薦而得,不需退還,市價360元,本人接受書籍前除短文推薦外,並未承諾撰寫相關評論或介紹。

[ 相關連結 ]
購書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