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雙面萊維爾》.jpg 書名:Double, Double
書系:臉譜 艾勒里.昆恩作品系列 32
作者:艾勒里.昆恩 Ellery Queen
成書年代:1950年

 


心得:

  推理作家兼偵探艾勒里.昆恩自《凶手是狐》之後,再度來到萊維爾鎮,這回也是應邀破解謎案,萊維爾鎮實在應該頒個「本鎮偵探」的名號給他(相較於書裡本鎮隱士、本鎮酒鬼、本鎮乞丐、本鎮之賊、本鎮哲學家的用法),然後在本案結束之後,再頒個「人口控制總工程師」的頭銜給他,畢竟本案在昆恩的無效率之下,萊維爾鎮有效地削減了人口數字。

  昆恩接觸《雙面萊維爾》一案,源於一個老頭的失蹤,他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黎蔓,前往紐約向昆恩求助,昆恩受不了美女謎案誘惑,便一頭栽進這個案子。在昆恩抵達萊維爾之前,已經有兩樁死亡、一件失蹤案了,古典時期的偵探在警方面前絕對吃得開,更何況是在本鎮破過案子的昆恩。於是他與黎蔓一起帶領讀者深入探查這個案子。

  這部作品有著看來很吸引人的成分:童謠殺人、龐大遺產、美女遺孤、甚至最後偵探本人都身陷險境,但加起來的效果卻不怎麼樣。我仔細想了想,原因出在作者對於案件的安排上缺乏唯一性,讀起來很不暢快。是自殺或謀殺?是意外或謀殺?是失蹤或謀殺?我都快要跟書中的道金警長一樣,叫昆恩不要杞人憂天,什麼都往陰謀論上想去了。

  讓我難以理解的是,在人口問題越來越獲得紓解(人越死越多)的同時,證據並未越浮越多,唯一的收穫是嫌疑犯越來越少,甚至在破案的時候昆恩都使出了超鳥的方式,讓我非常難以接受。如果偵探沒有證據,無法定罪,那要不學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落幕》手法,或是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來個意外天災也不錯,偏偏作者選擇了一個相當薄弱的緝兇法。

  如果真照昆恩所說這個案子沒有任何證據,那真兇只要什麼都不承認就萬無一失,根本不用管偵探的小動作,犯下這麼多案件的兇手心理素質這麼差,說什麼我都不會相信。對於創作者而言,我想設計完全犯罪、誤導劇中人與讀者是很快樂的事,然而若不留點小辮子給偵探最終破案,那推理小說就不成其為推理小說了。

  以下附上《雙面萊維爾》裡的鵝媽媽童謠(對,又是驚心動魄鵝媽媽)的原文與譯文對照。

Mother Goose
〈Rich Man, Poor Man〉

Rich man,
Poor man,
Beggarman,
Thief.
Doctor,
Lawyer,
Merchant,
Chief.
Tinker,
Tailor,
Soldier,
Sailor,
Gentleman,
Apothecary,
Ploughboy,
Thief.
鵝媽媽童謠
〈富人,窮人〉

富人,
窮人,
乞丐,
小偷。
醫生,
律師,
商人,
頭目。
鍋匠,
裁縫,
士兵,
水手,
紳士,
藥師,
耕童,
小偷。

 


[ 延伸閱讀 ]
鵝媽媽童謠〈Rich Man, Poor Man〉來源網站(英文)
鵝媽媽童謠集(中文)(by 砂礫)
購書:博客來網路書店

[ 萊維爾鎮六作 ]
1942年《災難之城》《多災小鎮》(Calamity Town)臉譜昆恩系列10
1945年《凶手是狐》(The Murderer Is a Fox)臉譜昆恩系列31
1948年《十日驚奇》(Ten Days' Wonder)臉譜昆恩系列14
1950年《雙面萊維爾》(Double, Double)臉譜昆恩系列32
1952年《國王死了》(The King Is Dead)臉譜昆恩系列
1970年《他最後的女人》(The Last Woman in His Life)尚未出版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