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跟蹤雷普利》.jpg 書名: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
書系:遠流 文學館 Cosmos 34
作者: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Patricia Highsmith
成書年代:1980年

心得: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雷普利系列作品第四部。這系列雖然僅有五本,但創作時間延續得很長,1955年的《天才雷普利》首發,到這第四部《跟蹤雷普利》已是1980年的事情了。湯姆.雷普利已然有穩定的家庭生活,不用工作,小有惡名,妻子富裕,對一個不以雄霸天下、一統黑道為志業的惡徒來說,應該是個還算不錯的穩定退休生活。

  《跟蹤雷普利》的書名想必是為了配合首部曲電影的譯名《天才雷普利》而僅用五字,整套書都用五字書名,但《跟蹤雷普利》的書名就顯得稍微失去原味,原名是《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男孩才是主角,16歲的男孩從美國來到法國主動結識雷普利,雷普利一開始滿懷戒心,後來得知男孩逃家的事件原委之後,便處處呵護、盡心照料了。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Patricia Highsmith.jpg
  故事情節差不多是弒親、綁架、謀殺、青澀戀情等等的混搭組合,是犯罪小說大概沒有什麼問題,我比較驚訝的是在本書中發現雷普利角色的轉變。以《天才雷普利》裡的他亟欲翻出貧困,不擇手段;《地下雷普利》裡主導偽畫事業;《雷普利遊戲》更是游刃有餘設計癌末友人犯罪,甚至在緊要關頭幫(推)他一把。前三個故事都在以雷普利為主角,講述他的犯行與走在鋼索上的生涯。

  然而《跟蹤雷普利》裡的雷普利角色不同了,他像個慈父摯友般地照料法蘭克,這位從美國慕(惡)名而來的年輕男孩。法蘭克一方面情竇初開、一方面犯下一樁髮指罪行,或許是基於惜才(?)立場,雷普利一邊陪他旅遊散心,一邊開導他事情不要承認就好了,你看看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他們去了巴黎、柏林,海史密斯對於東西柏林的描述使得我都要以為我在看旅遊手冊了,加上他們出入同志酒吧、雷普利變女裝以偽裝身分、以及雷普利不斷揣摩法蘭克心理狀態的情節,實在讓本書緊湊不起來,要說前三部雷普利如果是他的冒險史,那這部《跟蹤雷普利》就顯得平淡了不少,儘管有綁架的橋段,但讀來總覺得欠缺了什麼,或許是少了那種關於雷普利自身安危的提心吊膽,一旦事跡敗露,安逸生活就會灰飛煙滅進而鋃鐺入獄的緊張感吧!。

  我在雷普利系列作第二部《Ripley Under Ground》(電影譯作《雷普利再現》、遠流則為《地下雷普利》)的電影觀後感裡提出兩個期望,一是五部作品皆中譯,現在遠流已經達成此一目標;二是希望系列作的四、五兩部也能有電影版本,看完這部《跟蹤雷普利》之後,或許我可以理解為何導演寧願重拍一、三部,而不願意拍攝最後兩部了。

  雷普利壞了這麼些年,看到他這個角色這麼慈眉善目說實話真有點不習慣,我都差點要以艾力克森(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八階段來分析他了,在31歲至45歲的中年人,面對著「生產vs停滯」的挑戰,而雷普利與妻子並未有小孩,所以法蘭克正巧出現,可以來彌補雷普利對於「創造、生產、社會公益及對下一代的照顧提攜」的心理層面需求,尤其是在這個年輕人似乎隱隱像當年犯了錯的自己。

  撇開法蘭克是否滿足了雷普利的心理層面需求不說,故事還是要有個結局,最後雷普利縮回法國自家裡,接下來就看海史密斯出給雷普利什麼新難題、給讀者什麼樣的擾人續集--《水魅雷普利》了。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雷普利系列作品 ]
第一部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55)
    中譯本《聰明的瑞普利先生》(遠流出版)
    中譯本《天才雷普利》(遠流出版)
    1960年電影《陽光普照》(亞蘭.德倫 飾)
    1999年電影《天才雷普利》(麥特.戴蒙 飾)

第二部 Ripley Under Ground (1970)
    中譯本《地下雷普利》(遠流出版)
    2005年電影《雷普利再現》(巴瑞.派柏 飾)

第三部 Ripley's Game (1974)
    中譯本《瑞普利遊戲》(時報出版)
    中譯本《雷普利遊戲》(遠流出版)
    1977年電影《美國朋友》(Dennis Hopper 飾)
    2002年電影《魔鬼雷普利》(約翰.馬克維奇 飾)

第四部 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 (1980)
    中譯本《跟蹤雷普利》(遠流出版)

第五部 Ripley Under Water (1991)
    中譯本《水魅雷普利》(遠流出版)

1980年《跟蹤雷普利》1.jpg
[ 購書連結 ] 博客來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