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jpg 篇名:幸福的陷阱
作者:蔡一靜
收錄於:1993年十二月號《推理》月刊雜誌第110期
成書年代:1993年
篇末評論:黃鈞浩〈雙重逆轉的解謎推理〉

心得:

  蔡一靜刊載於《推理》月刊雜誌的第二作,案件時序則發生在前篇〈死者的畫像〉之前。本篇詳細說明了偵探蔡一靜是F市F國中國文老師,身高147公分,面貌姣好,有一位早夭的妹妹蔡一娟,姊妹倆自幼父母雙亡。

  本案從國中教師蔡一靜租屋開始,疑似變態色魔的房東不久後遭到殺害,蔡一靜被認為涉有重嫌,因而與警察有密切互動,為洗刷嫌疑,蔡一靜更認真投入案件推理。本作相當精彩甚於前作,評論家黃鈞浩先生更以「可說已接近十全十美的程度」來盛讚之。

  我也相當喜歡這案件,單單「屍體身上為何有一把哪裡都打不開的鑰匙」的推理,就夠讓我佩服作者心思細密了,看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證物,搭配起故事的背景與人物設定,就解開了這個謎。

  另外,這個案件至少有兩個特色。

  首先這是一個由偵探所引發的案件。偵探的某個行為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與一般偵探路見不平、智破奇案的寫法不同。

  其次這是一個「類」列車時刻表詭計的案件。有人說台灣不能實行時刻表詭計,因為火車常誤點。然而這樣的說法僅代表台灣不適宜真正實行時刻表殺人,小說家只要寫成案發當天火車沒誤點即可。為什麼我不直說這是時刻表詭計呢?因為本作裡的時刻表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前提來討論的,所以搞半天也解不出謎。而這篇的寫法也異於日本作品,比較常見的日本時刻表詭計寫法,會提供真實的時刻表給讀者一同思考,這篇就直接藉由角色之口說出可能的犯案途徑。

  我個人覺得,蔡一靜或許是受到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寫作時安排背景都採用英文簡稱,如D市、H縣、F鎮之類的,我不太喜歡這樣的寫法,一來是冷冰冰毫無立體感,就只是個代稱;二來是這樣較少本土化的氣息。或許在當時的創作時空不時興寫明故事背景,但我想可以仿照胡栢源以「山城鎮」來代替,知情的讀者可以自行連結到埔里鎮,如此一來,本土化的味道就出現了。

[ 蔡一靜作品 ](依發表順序)
01.《推理》月刊雜誌第100期(1993年02月號)〈死者的畫像〉  (蔡一靜探案)
02.《推理》月刊雜誌第110期(1993年12月號)〈幸福的陷阱〉  (蔡一靜探案)
03.《推理》月刊雜誌第119期(1994年09月號)〈二分之一的復仇〉(蔡一靜探案)
04.《推理》月刊雜誌第122期(1994年12月號)〈不完美的密室〉 (蔡一靜探案)
05.《推理》月刊雜誌第144期(1996年10月號)〈恨意的連環〉  (蔡一靜探案)
06.《推理》月刊雜誌第152期(1997年06月號)〈大明星之死〉  (葉玲探案)
07.《推理》月刊雜誌第154期(1997年08月號)〈魁首島奇案〉  (葉玲探案)
08.《推理》月刊雜誌第163期(1998年05月號)〈疑雲重重〉   (葉玲探案)
09.《推理》月刊雜誌第168期(1998年10月號)〈禁斷的果實〉  (蔡一靜探案)
10.《推理》月刊雜誌第177期(1999年07月號)〈繼承的悲劇〉  (葉玲探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呂仁 的頭像
    呂仁

    呂仁茶社話推理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