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幾天我到倫敦及附近城市再走了一趟,將前一次倫敦推理之旅的遺珠給補完,有收穫,也有失落。

  前一次到倫敦,我去了貝克街(就是福爾摩斯博物館所在處)、福爾摩斯餐廳、看了克奶奶的捕鼠器。後來發現我還漏了幾個地方,所以這次去特地去補完。我去了Murder One這家推理小說專賣店,是間小店,不像 BlackwellWaterstones 這種大型書店,可是逛起來還是十分有滿足感。我一本書都沒買,書都太貴,也不知該買啥,推理小說的研究書籍又太多,不知從何下手,所以我只有拍拍照就完事。



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路的推理小說專賣店 Murdre One。(圖/呂仁)



國家肖像館販售的理查三世明信片。(圖/呂仁)

  我還到了國家藝廊,上次時間太趕,只到紀念品店買了達文西的「岩窟聖母」與梵谷「椅子」明信片就走了,這次我把它們好好看了仔細。國家藝廊旁有間國家肖像館,我事先在網路上查了它的收藏,像是賽兒絲、克奶奶、卻斯特頓的肖像都有收藏,但是!沒有展覽!那我還去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一張畫像是推理迷該去看看的,就是「理查三世」,這張在鐵伊筆下的翻案主角,當然,我也買了他的明信片啦!順帶一提,國家肖像館的館藏有在網路上提供複印服務,有各種大小與品質可選擇,雖然價格不低,不過想收藏特定人物的人可以試試。




  我也多去了一趟貝克街,看看福爾摩斯博物館有沒有什麼新的商品可以採買。果然有,我買了一個小瓷盤回來。在博物館對面的商店,正在大特價,所以我也多買了一些明信片與海報。

  我還到了蘇格蘭場的門口照了相,跟1972年Columbo 出差到倫敦時一樣,像個觀光客猛拍。蘇格蘭場的門牌這三十年來倒是幾乎沒變,都是一個看似白鐵製的三角形招牌在那轉呀轉的,上面寫著「New Scotland Yard」。


1972年的Columbo與蘇格蘭場

2006年的模樣

  好像有些離題了。本文目的是在說明我如何低估英國推理迷的事情。基本上英國是推理小說先進國家這件事應該不會有人反對。想當初我老姐到英國唸書的時候,我就叫她加入學校的推理社團。後來她潑了我冷水,她說她們學校沒有推理社團,我把英國推理小說風氣想得太一廂情願了。結果我現在的學校,也沒有推理社團,所以我有些小小的失落,難道台灣的推理迷把英國想得太美好了嗎?這是我低估英國推理迷的理由之一。

  其次,我上次去看捕鼠器的時候,因為不想付購買預售票的寄票郵資,所以我到了現場才買票,我順利買到票了,買了十多磅的位子,在二樓,反正劇場不大,坐二樓也看得清楚,再者英文也不是頂好,買太貴的票也太浪費了。當天大概坐個半滿,還有看起來是高中還是國中老師帶學生來看的,開演前還先一個一個點名。並不是「非常」賣座,這是我低估英國推理迷的理由之二。

  第三,前些日子,克奶奶的《一個都不留》在倫敦開演,我看好日子,打定主意在演出的最後一兩週再看,結果到了我預計的時間上網看票價等等資訊,結果發現,它居然!提!前!下!檔!了!這簡直是晴天霹靂,竟然提前兩週下檔,難道票房這麼差嗎?這是我低估英國推理迷的理由之三。

  綜合以上的理由,我對英國的推理盛行程度有所保留。


  這回到倫敦附近走走,還跑到劍橋去逛了逛,我去的日子正好是克奶奶的《The Hollow》(空幻之屋、池邊的幻影)在劍橋巡迴演出的首日,所以我準備在劍橋欣賞這齣戲。剛剛說過了,基於以上三點對於英國推理迷的低估原因,我沒先買票(反正一定有位子),我還打算買十磅(六百元)最便宜的位子。結果到了劇院一問,十磅早就賣光光了,好吧,都來了,還是得看,於是我咬牙買了二十五磅(一千五百元)的中間前十排左右的座位,算是觀賞角度很好的位子。晚上七點三十進場,售票小姐沒唬我,這場幾乎是滿場,前前後後上上下下全都是人,還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並不多,也沒有其它的亞洲臉孔。我算了算時間,整齣戲兩個半小時,中場休息時,舞台下方兩旁有人在賣東西,然後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就跑去買,我看了半天,才發現他們在吃冰淇淋!這跟台灣劇場裡禁止飲食的文化大大不同,要知道,英國劇場裡還設有小型酒吧呢!這部戲的原著小說是白羅探案,但是劇本偵探並非白羅,而是尋常警察,我想這不是編劇的創意,因為克奶奶自己就有將這部作品改編為劇本,我沒讀過劇本,也無法確定就是了,想確定的人可以自己找來看看。對了,原著小說與改編電視劇裡,死者是死在水池邊,但是這部戲裡是死在屋子裡(沒辦法真的搬個池子上舞台),這時遠景版的譯名(空幻之屋)就較遠流版的(池邊的幻影)為佳了。話說回來,這個劇真的很棒,在英國的人該去看看。



Cambridge Arts Theatre門外

眼前盡是白髮蒼蒼

認真吃著冰淇淋的前排觀眾


  低估英國推理迷的第一個下場,讓我多花了九百元買票,還差一點買不到票。

  只有這樣就算了,至少我看到戲了。還有下文。前面提到我去逛了Murder One,雖然沒買書,但是還是厚顏地拿了擺在櫃臺上的試閱本,與作家藍霄錯置體》的試閱本一樣大小,我開開心心地拿了。後來仔細一讀,發現這本名為《Bloody Foreigners》的小冊子,並非單一小說的試閱本,而是六本小說,這本書的副標題為The Best Crime Fiction in Translation,也就是說,對英國人而言,這是國外作家的作品,有Leonardo Padura(古巴)、Louis Sanders、Didier Daeninckx、Dominique Manotti(以上三位為法國作家)、Matti Joensuu(芬蘭)與Gianrico Carofiglio(義大利),活動還包括了工作坊與一系列的巡迴講座,想參加在倫敦活動都來不及了,因為時間已經過了,不過我發現我可以參加在新堡的巡迴講座,我前一天剛好結束倫敦的行程!雖然上述作家我一個都不認識,但是認識一下新的作家也不錯,順便觀摩觀摩這個推理先進國家是怎麼介紹國外作者給本國讀者認識的。於是我高高興興地在講座的前一天打去預約座位。新堡是個工業都市,雖然有地鐵也有國際機場,是個大型都市,但是推理迷一定沒有倫敦多,前面提到《The Hollow》也沒在新堡巡演,要是有話我幹嘛特地跑到劍橋去看?所以我想一定有位子。在新堡是在一個私人圖書館舉行,不用門票(有些地區的場次是要收費的),但是有一行小字「位置有限,請先預約」,我看到了,所以我打去預約,結果接電話的小姐很親切的、以英國人很客氣的語調告訴我,很抱歉,已經額滿了,如果我留資料的話,她可以幫我排在候補名單上。天啊!這是什麼情況!


《Bloody Foreigners》的小冊

《Bloody Foreigners》的傳單


  低估英國推理迷的第二個下場,沒有推理講座可以聽。

  我告訴自己,下次得手腳快一點才行。

[ 延伸閱讀 ]
克莉絲蒂推理劇《The Holl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