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蒂推理劇《無人生還》(2015年台大戲劇版)  2015年台灣大學戲劇系的畢業製作挑了克莉絲蒂的舞台劇來表演,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童謠兇殺案》(或譯《十個小黑人》),新譯《一個都不留》,這次則選了《無人生還》來當劇名。表演場地是有點小的台大劇場,位於台大校區內的鹿鳴堂二樓。以下討論涉及小說謎底,以及舞台劇謎底,介意者請勿繼續閱讀。

  有看過小說的朋友就會知道,這齣推理劇「理論上」會是《一個都不留》的《無人生還》,所以不像許多驚悚片會有男一、女一可以逃出生天。而且根據童謠本身,角色一定是十個,不可增減。

  據我對克莉絲蒂粗淺的認知,這齣戲她自己就寫過劇本,而且還為劇本改寫過結局。1943年時,本劇首次搬上舞台,採用由克莉絲蒂親自操刀、自己改寫的劇本。為何她要改寫呢?根據《克莉絲蒂自傳》(遠流版,頁641),「因為,如改為劇本,就沒人講這個故事了」,她意指沒人解謎,「 所以,我得有相當限度的更動......我必須讓其中的兩個人無罪,讓他們到最後重逢,安全的脫險。這樣就不會和原來那首兒歌的精神相違背,因為那首兒歌有一種版本的結局如下:『他結了婚,於是,一個都不留』」,所以有了改寫。

  現在問題來了,克莉絲蒂的劇本目前還有販售,但由於我對克莉絲蒂的研究不夠深,所以不能確定目前市面販售的劇本(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A mystery play script in three acts),究竟是不是結局是改過的,還是與小說相同版本。

  為何結局是哪一版本對我而言重要?回說台大戲劇系這回的畢業公演,第一層結局就與小說不同,可以推測是改過的版本。然而這純屬推測。而且很有可能推測錯誤,因為2008年阿嘉莎.克莉絲蒂劇院公司(Agatha Christie Theatre Company)版的舞台劇,結局還是全死。

  今年的台大戲劇系版,有第二層結局,這層結局我不知道概念出自哪裡,毫無頭緒。就是有位第十一個人,在結局處,兩個小黑人快樂去結婚之際,碰碰兩聲幹掉了他倆,所以結局還是無人生還。但若有共犯,那兇手根本就不用費盡心思殺人,故事中的「屋內島上搜查以確認兇手就在我們之中」這件事就顯得荒唐可笑了。儘管克莉絲蒂覺得「他們改編我的小說之所以失敗,主要是由於他們太拘泥於符合原作了」(同上註,頁640),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改法略顯失敗。

  最後說說節目單,節目單上的以貼紙訂正錯字的份量實在是多了點,而在僅僅數頁的節目單中就出現了「阿嘉莎.克莉絲蒂」(台灣用法)與「阿加莎.克里斯蒂」(中國用法)兩種用詞,魔鬼還真是藏在細節裡。

  巧合的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今(2015)年12月26日至28日會播出這個故事的電視影集,共三集,我想依照以往的例子,可能很快就可以在BBC Entertainment上(中華電信MOD 77台 )欣賞了。

克莉絲蒂推理劇《無人生還》(2015年台大戲劇版)1  

[ 觀賞備忘 ]
2015/12/12(六)14:30 ,臺大劇場,定價400元,節目單與海報100元。
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第十四屆畢業製作。
同行友人:June、栞、clain。

[ 延伸閱讀 ]關鍵字: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小說購買《一個都不留》(博客來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