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羅:1969年《萬聖節派對》書名:Hallowe'en Party
書系:遠流 克莉絲蒂推理全集 27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成書年代:1969年

心得:

  奧利薇夫人受邀參加朋友家舉辦的萬聖節派對,參加者之一喬依絲說自己目睹了一樁謀殺案,但是由於她說謊成性,所以沒有人相信她說的是實話,但是就在晚會結束前,她被發現在書房淹死了。奧利薇夫人覺得現場有個被目擊的真凶,在喬依絲的白目發言之後,下手殺了目擊證人。所以,她又去找白羅啦!

  這故事開頭挺像《弄假成真》,不同的是《弄假成真》在案件發生前白羅就出場了,這一本則是案件發生後,奧利薇夫人才急急忙忙去找白羅。這一部作品除了奧利薇夫人是老面孔之外,為了白羅取得資訊方便,作者還安排了退休的史彭斯刑事主任出場,他在《麥金堤太太之死》裡委託白羅查一件兇手已經就逮的案子,就這麼巧,他退休後就住在案發的小鎮裡。

  這個案件開頭像《弄假成真》,故事內容卻像《底牌》,怎麼說呢?因為當天的線索無法破案(當然換成現在微物鑑識的水準可能拖不過一天),所以白羅與奧莉薇夫人必須查出來,死去的女孩究竟是目擊了哪一件謀殺案,順藤摸瓜即可。所以他們就找了這些年該鎮上發生過的意外、自殺、失蹤等等懸疑案件,試圖找出哪一案是女孩口中說的謀殺。所以這就有點像《底牌》裡,偵探們要找出誰為了隱瞞真相而把謝塔納殺了。

  當然結局是非常不同的,這就是作者高明之處。我覺得這種寫法很不討好讀者,對我而言,如果各舊案如果沒有關係,那我會覺得這些探查很佔篇幅;如果這些舊案可以連成一氣,我會覺得哪有這麼巧,不相干的案子都不會跑出來誤導偵辦方向,分明就是推理小說(指)(人家本來就是推理小說)。請原諒我這刁蠻讀者的一點小意見。然而作者還是相當厲害,至少在「明明每個人都認為死者是說謊,為何死者會因為說謊而被殺?」這個地方,給了相當合理的解釋。

  而奧莉薇夫人公認是克莉斯蒂的化身,在本作中也可見一二。有人問為何她筆下的偵探是芬蘭人,她回答「我自己也很納悶」(頁6),恰似英國作家寫英國謀殺卻用了比利時偵探;有人提到她時這麼說:「阿蕊登.奧莉薇,暢銷書作家。人們都想採訪她,問她對學生運動、社會主義、女孩子的服裝打扮、性開放等問題的看法,還有許許多多跟她毫不相干的問題」(頁115)。這就像一旦成為名人以後,就需要對九二一震災、教育改革、政黨政治發表看法一樣,卻忽略了該名人的專業是什麼。當然,我是指媒體自己跑去問的,如果是名人自己發表在社群網站上而記者愛報而去抄,那就不干名人的事了。

  「論外表,唯一讓他得意的是自己的鬍子,梳洗修剪得恰到好處,棒極了。他認識的(活)人中沒有誰的鬍子像他那麼好,一半好的也沒見過。」(頁205)老實說「活」這字是我加的,因為明明在《底牌》裡,受害者謝塔納明明就有一嘴好鬍子,白羅還覺得「漂亮,確實很漂亮,倫敦城裡恐怕只有這副髭鬚能和他赫丘勒.白羅比美。」(頁4)但因為他幾頁後就死了,如果白羅是兇手,動機應該是「我不能容忍有人鬍子比我好看」吧!同時在《白羅的聖誕假期》裡,他「一個勁地望著夏登的鬍子,似乎為它的茂密感到著迷」(頁94),後來則忍不住(忍了100頁後)開口問「你的鬍子相當好看倒是真的......告訴我,你用了什麼特別的滋潤霜嗎?」(頁196)

  大衛.蘇謝(David Suchet)版的電視劇是第12季第2集,2010年播出,其中史彭斯刑事主任被拿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請白羅閃開讓專業的來的年輕探長。奧利薇夫人一樣是引進白羅辦案的重要角色,還取代了書中某位太太的關鍵證詞。而大概是為了讓劇情更驚悚、讓純樸鄉間更血腥,原著中的某老太太之病死,並未翻案成毒殺,電視劇中改為毒殺;原著中一件被視為意外的車禍肇逃案,並未翻案成蓄意謀殺,電視劇中改為有預謀。所以小說開始後發生了兩件謀殺、白羅調查後發現先前還有兩件謀殺、電視劇再加上兩件命案,所以一共出現六具屍體,還真是血流成河。要特別一提的是,演員Fenella Woolgar飾演小學老師惠特克小姐(Miss Whittaker),她曾經在Doctor Who裡演過克莉絲蒂本人,是在這一集裡。

[ 相關連結 ]偵探:白羅
購書:《萬聖節派對》
IMDb:Agatha Christie's Poirot 12-2:Hallowe'en Party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