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南文學雙月刊07:謎案》  《天南》是一本1982年創刊的刊物,2011年起改版為文學雙月刊,其中2012年四月出版的第七期主題為「謎案」。其中半本是推理專題,另外半本是其他內容,儘管不是整本都講推理,但收錄了三篇「偵探小說」、三篇「犯罪小說」、一篇推理小說簡史、兩篇推理小說評論,就份量而言,誠意十足。封面是一頂福爾摩斯的獵鹿帽,一看就知道是推理小說專輯。但是......

  首先看到把六篇作品分為「偵探小說」與「犯罪小說」就讓我有點忐忑了,一般說來,台灣習慣以「推理小說」稱之,範疇也挺廣,大概就包含了英國書店裡的「Crime」類與美國書店裡的「Mystery」,但是用「偵探」與「犯罪」來分類就怪怪的了。難道是「有偵探」就叫做「偵探小說」,不管有沒有推理成份?這我不接受,我喜歡舉倪匡的「高斯探案」為例,就算主角是偵探,這系列也絕非推理小說。又難道「有犯罪」就叫做「犯罪小說」嗎?這倒是肯定的,只要有犯罪就好,有沒有偵探、有沒有線索、有沒有偵查過程都不重要。不過這個分類看似雖廣,但卻不能涵蓋推理小說中「無犯罪推理」這個子項了。

  然後我就忐忑地讀了六篇作品。直接說結論:「如果想讀精彩的推理小說不必捨近求遠,讀台灣的就好。」然後我想問問編者們,貴編輯部對推理小說的理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我們似乎活在某種平行時空,我說「土豆」是「花生」,你說「土豆」是「馬鈴薯」,我說「推理小說」就是「推理小說」,你說「推理小說」竟然端上這些鬼玩意兒?一桌六道菜,一盤台菜可以,一盤中菜不太行,兩盤中菜餿了,還有兩盤是跑錯棚、上錯桌的。

  再來看看評論,柯林.德克斯特的作品儘管台灣讀者不算太陌生,但這本《穿過叢林的道路》(The Way Through The Woods, 1992)卻是未有中譯,我無法感受俞冰夏評得好不好;另一篇則是朱彤評論東川篤哉的《推理要在晚餐後》,對於這部安樂椅神探式的解謎推理我超愛,所以我其實不太在乎評論家如何讀它、說它好不好看。(這段等於什麼都沒說)

  推理史專文是台灣評論家景翔的《推理小說160年》,寫法有點可惜,偏重以類型與派別直接說明,而較少著重類型發展時的變遷與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本篇每節標題為「黃金時期:偵探、謎團和邏輯」、「硬漢派和犯罪小說」、「大師和他們的神探」、「本格派與社會派」、「日本推理小說的革命」。

  對於這篇推理史文章,以下提出四點討論意見。不是要踢館(強調),大家隨意看看就好。一、「法醫偵探宋戴克」,如果我提,我會用「宋戴克醫生」、「宋戴克博士」、「微物神探宋戴克」來稱之,而不會用「法醫」一詞,原因在於我認為「法醫」的專業在由屍體的狀況推斷死因與生前遭遇,而宋戴克比較像「鑑識專家」,儘管職業是醫生,但應該不是「法醫」,我也沒有見過其他地方以「法醫」稱之(如果有,請不吝告知)。第二、「把空氣注射進血管會造成血凝而致命」,我知道會死,但要注哪裡?注多少?死因是什麼?根據D. P. 萊爾醫生的說法,要注靜脈(動脈不行)、要注100-200c.c.甚至更多才會致命、死因是空氣拴塞(air embolism)看起來會很像是心肌梗塞。那這死因與「血凝」是同一個意思嗎?三、「黑寡婦俱樂部」,我一直以為艾西莫夫的Black Widowers應該要翻成「黑鰥夫俱樂部」?四、橫溝正史是本格派?其實我以前也這麼覺得,然後覺得江戶川亂步是變格派。後來發現似乎搞錯了,原來江戶川亂步是本格派、橫溝正史是變格派。好啦我承認我這裡從來沒有搞懂過。

  這些推理相關文章共計九篇,其中四篇小說與兩篇評論在網路上已經有全文可閱讀,連結如後所附,至於值不值得購入,就請諸位看倌自行判斷了。

[ 收錄推理相關篇目 ]
偵探小說:裘小龍《二奶》
     既晴《沉默之槍》
     方程《非自然死亡》
犯罪小說:何襪皮《閨房哲學》
     江曉雯《逆轉殺局》
     孫一聖《而誰將通過花朵望天空》
推理簡史:景翔《推理小說160年》
推理評論:俞冰夏:文人偵探的被動侵略:戴克斯特《穿過叢林的道路》
     朱彤:東川流的醍醐味:東川篤哉《推理要在晚餐後》
[ 天南網頁 ]
《天南文學雙月刊07:謎案》

2012年《天南文學雙月刊07:謎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南 推理小說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