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電視電影《烏龍陪審團》  法國推理作家Francis Didelot的小說改編,據維基百科所言,這應該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原文書名是《Le Septième Juré》,就是《第七號陪審員》的意思,台灣的譯名與簡介「被叫去擔任陪審團成員的男人事實上就是犯罪者,受審的卻是無辜的人...…」看來就是喜劇片,但並非如此。

  本片在法國兩度拍成電影,一次是1962年,一次是2008年,而原作發表於1958年。這也解釋了為何電影裡的故事是發生在1962年,我在看的時候老想著是不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還是故意要避開鑑識科學所以安排在這麼久以前?原因就是因為原作也相當古老。

  故事大概是這樣子的,一位藥劑師與友人去釣魚,友人睡著了,而他聽見附近穀倉(牧草倉?)有男女吵架聲,然後見到一位阿拉伯裔年輕男子離開,他好奇前往一看,卻發現有位年輕女子酥胸外露,正在著衣,他表示聽見爭吵,女子表示只是吵架。一時色慾薰心想要撲倒對方,然而女子開始尖叫,他為了避免曝光,於是扼死了她。

  案發之後,阿拉伯裔年輕男子成了嫌犯受審,而這位藥劑師陰錯陽差地成為了陪審員。他不願意自首殺人,但也不願意無辜之人代他而死。於是他在審判期間,就提出了許多對案件的質疑,因為他是真兇,事情經過他最清楚。隨著他為有色人種發聲,他得到若干支持,但對於原先他所處階級中的人們卻容不下他了。

  這部片最大的懸疑就是究竟作者要給讀者什麼樣的結局?這也不是推理片,是犯罪片,因為無理可推,兇手是誰觀眾很清楚。藥劑師在法庭上的演出倒十足十像個神探,犀利指出警方與檢方的缺失。本片其餘值得關注的部份,大概就是在那個年代,純種法國人對於有色人種的偏見、社會秩序維持與正義孰輕孰重、陪審員不是隨機抽而是需要推薦且為一種榮譽。

  對於看法國片總覺得有種喜感的我,看到這麼沈重的法國片感覺還挺新鮮的。

[ 相關連結 ]法國電影
IMDb
維基百科

[ 收看方式 ]
中華電信MOD 82台 CinemaWorld

2008年電視電影《烏龍陪審團》1  
arrow
arrow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