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電影《燒郎紅》  1992年學者公司發行的電影《燒郎紅》,是由推理作家思婷以本名陳文貴撰寫的劇本,這個劇本曾在1990年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拜近年來多有老片新出之賜,我才有機會看到這部傳聞中的電影。片中的角色我只知道張世和王渝文,余生也晚,對我而言其餘演員都是生面孔。
  這故事是在說清朝時期景德鎮有位窯工韓勝為燒製名瓷「郎紅」,結果不幸倒窯,他跳下去以身殉窯。多年之後,遺孤韓冬拜師泉師傅門下,手藝精進,但說什麼泉師傅都不教他看火把樁,連他的女朋友、泉師傅的閨女都心急了,心想不會看火就不能獨當一面,有什麼出息。於是兩位想盡辦法要請泉師傅教他,但被拒絕,後來才知道是韓冬他媽託付泉師傅不要教他,以免步上韓勝的後塵。韓冬究竟學不學得成燒窯?在進入民國後,政府官員宣布官窯要燒製「郎紅」,韓冬如何面對這個當年害死父親的顏色?而官窯成敗事關重大,究竟該讓誰來把樁?
 
1992年電影《燒郎紅》1  根據網路資料,十八世紀時江西巡撫郎廷極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鎮主持禦窯,試圖燒制出失傳數百年的「祭紅」,雖未成功,卻成功地燒制出另外一種更為鮮亮的紅軸瓷器,人們把這種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稱之為「郎紅」(郎窯紅)。紅色的瓷器本來就非常難燒,釉料與火候的掌握非常困難。如河南的「鈞紅」有「十窯九不成」的說法;景德鎮的「祭紅」比「鈞紅」還要難燒得多,有「千窯一寶」之說;而「郎紅」比「祭紅」更難,康熙民諺「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可見一斑,因為其燒製極為困難,數百窯亦難燒成一件,也就是因為投入極大,回報極低,所以若屢燒不成,自然就越燒越窮了。

  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燒窯的傳統技藝、老少師傅的世代衝突、為技藝獻身的情操、為父雪恥的堅持、兒女私情的拋諸腦後,是一部相當「規矩」的片子。但我看完後有些問題想要得到進一步的解答,於是有了一場「請問編劇」的飯局,而沒想到飯局時思婷送我一本行政院新聞局於1991年2月出版的《燒郎紅》劇本,讓我得以更了解本片,如電影中只講民初,而劇本裡明白寫著「民國五年」。以下僅憑當日記憶與劇本為參考作答,若字句有出入請見諒。

問題一:為何韓勝要以身殉窯?一般說來「殉窯」是怕燒不成,所以窯工(或是窯工的女兒)要跳下去殉窯,不論是以鮮血為瓷器染色,或是獻上生命祭窯神都說得通。但本片中,為何在倒窯之後,韓勝要跳下去以身殉窯?是覺得對不起鎮民還是有其他原因?
編劇答:窯工對窯負責,這個窯造價很貴,倒窯是不得了的事,以身殉窯是表示負責任的做法。

問題二:這片是在台灣拍的還是大陸拍的?拍攝期間您有去嗎?
問題二:在景德鎮拍的,拍攝前我去過兩次,整個鎮都出來歡迎劇組。

1992年電影《燒郎紅》2  問題三:電影中地方耆老對民國政府官員顧直表示,若不讓泉師傅把樁,就要越級上報,但為何第一封電報說讓韓師傅把樁?後面顧直離職(辭職或解職未交代)後卻說交由泉師傅決定?
編劇答:忘記了,我寫好就沒看過了,很多細節是真的忘記了。

問題四:這個是先寫好劇本,得獎之後才有人來聯繫要拍嗎?
編劇答:這是為電影公司而寫的劇本,寫好之後公司幫我去投新聞局的獎,得了以後我才知道。投的是第一版的劇本,寫得很趕,後來就寫了第二版,拍攝就是根據第二版,新聞局要出版劇版的時候,我還打電話去問可不可以把稿子抽換為二稿,結果不行。

  有些與劇情相關的問題,由於思婷表示忘記了,所以就沒辦法問了,有點可惜。雖然說手邊新聞局出版的劇本是第一稿,但若與電影的第二稿比較起來,我覺得初稿把「為何韓冬有辦法燒製郎紅」講清楚,如果單看電影,我不覺得韓冬有本事成功。因為紅色的瓷器不是刻意燒製而成的,而是美麗的錯誤,在釉料成份、釉層厚度與溫度控制等等條件之下,應該會燒出某種顏色,但因某個變項錯了,使得燒出紅色瓷器,問題就來了,究竟是哪裡錯了,下回能夠比照辦理嗎?如果知道哪裡錯,就可以事先預防,因此燒不出紅色;如果不知道哪裡錯,就無法重複再錯一次,燒出美麗的紅色。

  這也是我說電影裡韓冬燒不出郎紅的原因,泉師傅沒有燒,韓冬偷偷燒結果失敗,要我是官員,我當然給泉師傅燒,交給毛頭小子太冒險了,這可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事情。而劇本裡,韓冬之父韓勝在倒窯前就是燒郎紅,而且有本小秘笈,這秘笈留給泉師傅,而泉師傅留給韓冬,成全他為父親完成遺願的夢想。至少在這一點上劇本說得清楚,電影卻含糊帶過了。但除此之外,劇本的結局相當不同,我非常不喜歡,結局部份還是電影大勝囉!

  附帶一提,1990年的行政院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裡,《燒郎紅》只得了「優等」,同期榜單裡,還有另一個「優等」是李安、馮光遠的《囍宴》,而當年三部「最佳劇本」之一,就是李安的《推手》哩!

1992年電影《燒郎紅》3  

[ 相關連結 ]
購書:死刑今夜執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燒郎紅 思婷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