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凡接觸必留下痕跡——淺談鑑識科學》 書名:凡接觸必留下痕跡——淺談鑑識科學
書系:中央警察大學
作者:陳用佛
作者:鄒濬智
成書年代:2012年

心得:

  自從CSI在台灣風行之後,這些年坊間出版了不少鑑識相關書籍,但以譯本居多,真正台灣人寫的,不是很少(實際上沒幾本)、就是很難買(小出版社鋪不廣)、就是販售時間短(印量少易缺貨)。當然我不是說台灣人寫得會比較好、或對鑑識科學的理解會比國外優秀什麼的,而是至少台灣學者寫的書,少去了譯筆的問題,就不會有譯錯、或是專業用語未譯成實務普遍用法的狀況。

  手邊這本《凡接觸必留下痕跡——淺談鑑識科學》是國科會100年度科學推廣研究計畫「科普活動:凡接觸必留下痕跡——淺談鑑識科學」的成果,由中央警察大學出版,大概是介於教科書與科普書間的著作,書中洋洋灑灑介紹了十種鑑識科學,舉凡指紋、毛髮、血跡、DNA、纖維、油漆等等都有討論到,從有哪些證據類型、如何鑑識採樣、有哪些儀器、如何運用在實務之上,都有概略性的介紹;另外每一章前面都有剪報,簡述某某社會案件,就是透過該章的鑑識類型而破案的。

  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及由於CSI犯罪現場的爆紅與編劇的天馬行空,使得民眾對於鑑識科技的實際狀況有所誤解,希望能藉由本書,「向社會大眾介紹最正確且真實的鑑識科學」。這一點與比爾.巴斯(Bill Bass)在他的犯罪鑑識小說《人骨告白》(Flesh and Bone, 2007)中如出一轍,在故事裡要逮住真兇之外,也利用小說之效,在現實中導正視聽。

  然而這不是一本適於打發時間的作品,儘管大多數內容淺顯易懂,但讀來還是有點沉悶,如果能寓知識於故事之中,這樣應該會更有趣一點。不然就是可以將每一章前面的剪報寫成驚悚一點的罪案實錄,使之更有故事性與可讀性,再擴張其中的鑑識細節,把鑑識知識不著痕跡放進去。

  本書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這本書不知道要怎麼買,沒有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沒有ISBN碼、沒有定價。我很納悶這本書為何這樣出版,一來本書有兩位學者寫推薦序,所以這是希望透過推薦者的學術地位使讀者買帳;二來這是國科會「為推廣大眾科學教育,特公開徵求100年度『科普活動計畫』」的成果,如果買不到,要如何推而廣之?三來作者自己都說,希望能藉由本書「向社會大眾介紹最正確且真實的鑑識科學」了。如果買不到,要如何向社會大眾介紹呢?基於以上三點,怎麼看都應該要正式出版,卻不知怎麼買,實在是太怪了。

  2012.4.27補記:輾轉得知由於種種無法克服的因素,本書無法上市販售,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排除這些困難,讓本書與一般讀者見面了。

[ 本書目錄 ]2012年《凡接觸必留下痕跡——淺談鑑識科學》  
作者自序:鑑識科學是啥咪?
推薦序:伸張正義的鑑識科學
推薦序:令人著迷的鑑識科學
一、指紋鑑識科學原理
二、毛髮鑑識科學原理
三、血跡鑑識科學原理
四、DNA鑑識科學原理
五、微物鑑識科學原理
六、纖維鑑識科學原理
七、油漆鑑識科學原理
八、縱火劑鑑識科學原理
九、槍彈與工具痕鑑識科學原理
十、文書鑑識科學原理
代跋:鑑識科學的未來——奈米鑑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陳用佛 鄒濬智 鑑識科學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