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The Patient in Room 18
書系:遠流 謀殺專門店 075
作者:Mignon G. Eberhart 曼儂.古德.愛波哈特
成書年代:1929年
心得:

  號稱是「美國克莉絲蒂」——曼儂.古德.愛波哈特處女作,1929年出版,名號加上出版年代,我特地沐浴淨身焚香祝禱整理好心情才來閱讀。

  故事發生在暴風雨之夜,聖安醫院第十八號病房的病人傑克森老先生死在病床上,而昂貴的鐳也失蹤了,於是,知道鐳的價值、與知道鐳在哪裡的醫院相關人士,就成了主要的嫌疑人了。單純的場景(醫院),有限的嫌疑犯,十足是古典解謎推理設計出的劇情架構,有偵探角色——藍斯.奧里利(Lance O'Leary),華生角色——護士莎拉.凱特(Sarah Keate),解謎篇有嫌疑犯排排坐聽偵探解謎,當然還包括了一個終章的逆轉秀。

  聽起來就古典味十足,獨衷此味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應該不會後悔。不過還是有兩點提出來討論一下。首先,作者製造緊張氣氛的方法很老套(廢話,這是1929年的作品,作者我對不起你),就是讓助手有重要發現時老是找不到偵探,直到事情接近不可挽回時,助手才說:「我本來要告訴你,可是你不在……」。這麼做氣氛是很緊張啦!可是這助手未免也太不好用了點。其次,像被聖瑪麗米德村村民(瑪波老小姐是最著名的居民)傳染一樣,故事中不管是誰都可以偷聽個一兩句,被發現後就飄然而去,誰也追不上,讓每個有意無意的偷聽者看起來都嫌疑十足。

  回說詹店長選這本《十八號病房》是愛波哈特的處女作,也是系列偵探,經典地位毋庸置疑。照詹店長在導讀中的說法,『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作家克莉絲蒂和賽兒絲把小說創作的賭注押在「謎案佈局」與「神探角色」之上,而美國的蘭哈特與愛波哈特則把賭注押在各種面臨危險的「單身女性」與懸疑驚險的「情節氣氛」』,的確在閱讀過程中「神探角色」不甚突出,而「單身女性」與「情節氣氛」著實十分明顯。

  另外,詹店長也在導讀中說好萊塢要重拍莎拉.凱特的故事,但根據我用作者名或主角名在IMDb上查詢的結果,莎拉.凱特最新的電影就是1938年,似乎未見新電影問世,有些可惜。

  關於書名《The Patient in Room 18》譯成《十八號病房》雖有些不合原書名,不過對照內容,不翻出「病人」或「病患」的字眼,甚至還更切題些。

[ 延伸閱讀 ]
享有「美國克莉絲蒂」美譽的女作家:蜜瓊‧艾柏哈(Mignon G. Eberhart)(by 黃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呂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